中國石化新聞網訊
揚子石化自引進當時國際先進技術和裝備建設的以30萬噸/年乙烯工程項目,投產已屆滿30年,截至2017年11月,累計向社會供應石化產品1.85億噸;幾經改造發展,裝置規模超過建廠時的3倍;正是像揚子石化這樣的現代石化工業企業,向社會提供了數以百萬噸計的化肥和化纖,才把持“糧票”、“布票”供應糧、油、布料送進了歷史的記憶。 近年來,國內石化產業迅速擴張,產能過剩,有些裝置緊鄰居民區,主要因為不熟悉石化裝置而產生不安全感,進而產生對石化裝置“鄰避”現象。經過改革多年快速發展,中國已經成為化工生產大國,但與居民對化工科普的認知極不對稱。 2016年6月5日,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牽頭成立由媒體、專業院校、化工博物館等行業代表組成的中國石油和化工科普聯盟,并評定和授予有條件的單位為科普基地,推動化工科普宣傳,以讓社會了解化工、讓化工服務社會,傳播化工貢獻,普及化工知識,提升公眾認知;消除不良影響和公眾誤解,維護行業和成員企業的社會形象;面向未來吸引人才進入化工領域,讓化工事業后繼有人;推進化工行業自律,倡導企業科學發展、綠色發展;強化化工企業責任意識,提升從業人員責任擔當;發起并開展“愛生活愛化工”科普眾推項目,形成石油和化工傳播合力。 揚子石化作為國有特大型石化企業,以普及石化科普,增進居民對石化了解、理解、支持為目標,在國內較早組織開展“政府、企業、居民三方環保對話會”,政府主管講政策、企業講安全環保投入與目標,居民講訴求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;2013年9月27日,揚子石化投入巨資,建成并開放企業形象展示廳,以3D 揚子石化科普展廳以網上預約等方式向社會開放。自開放以來,接待人數超過10000人次,成為解密石化的大課堂;包括復旦大學等省內外各界人士參觀預約不斷,2016年接待1800多人次,2017年至今已經接待1600多人次。 |
(來源:)